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常识 > 正文内容

外资券商持续换帅,汇华理财王允来拟任渣打证券CEO

界面新闻记者 | 陈靖

渣打证券(中国)有限公司(下称“渣打证券”)管理层调整迎来新进展。

界面新闻从知情人士处获悉,近日,汇华理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允来将离职,下一站赴渣打证券,拟出任首席执行官(CEO)。这一任命若落地,将为此前因原总经理突然离任而陷入人事动荡的渣打证券,填补核心管理岗位空缺。

2025年7月,渣打证券原总经理耿琳离职,这一突发变动使得渣打证券CEO职位空缺,8月,渣打证券宣布由首席合规官于铁艳代行首席执行官职务,同时由董事会秘书、首席风险官钟曦辰代行首席财务官(CFO)职务,以维持日常经营运转。

此次拟接任CEO的王允来职业生涯早期深耕海外市场,2000年底加入美国某金融机构,专注固定收益领域业务;2001年,他成为该机构唯一中国籍员工,核心负责亚洲市场拓展及搭建与中国银行机构的业务合作体系。

2010年,王允来回国后加入汇华理财,长期担任副总经理一职,同时兼任销售及营销总监、首席市场官,主导推动中外资本衔接与金融科技平台建设,在财富管理业务拓展、跨机构合作及数字化转型方面均有实操经验。2023年9月汇华理财原总经理包爱丽离职后,王允来曾临时接替管理职能,统筹公司日常运营。

有行业分析师对界面新闻指出,“外资券商的人事调整本质是‘战略适配’。早期靠国际团队拿牌照、建框架,现在必须靠本土人才做业务、拓客户。王允来这类兼具海外背景与本土资源的管理者,能快速打通‘外资优势’与‘本土需求’的断层,这是渣打证券此次布局的核心价值。”

公开资料显示,渣打证券是2020年中国取消外资在证券公司中持股比例限制后,首家获批新设立的外资全资控股证券公司。2024年3月22日,渣打证券在北京正式启动业务,标志着其在中国市场的布局进入实质阶段。

不过,从首年经营数据来看,渣打证券仍面临盈利压力。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50万元,但同期亏损高达7809万元,反映出外资券商在进入中国市场初期,需应对业务拓展成本高、客户积累周期长、市场竞争激烈等多重挑战。

2025年以来,多家外资券商密集启动核心管理层调整。

3月,摩根大通证券原总经理余学勤因赴港交所任职而卸任,公司决定由董事长陆芳临时兼任总经理。

7月,大和证券(中国)首任总经理耿欣离职,目前公司总经理一职由董事长野吕濑元太兼任。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下滑超两成,净亏损较上年进一步扩大,仍处于成立初期的业务培育与成本消化阶段。

而回溯大和证券(中国)的发展脉络,其自设立之初便带有鲜明的“外资控股+本土合作”特征。该公司由日本大和证券集团发起设立,2021年取得证券经纪、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三大核心业务牌照。首任总经理耿欣全程参与筹备工作,主导完成设立初期的资质申请、团队搭建与业务框架搭建。

从股权结构来看,截至目前,株式会社大和证券集团总公司持股51%,为绝对控股股东;剩余49%股权由两家北京国有资本持有,其中北京国有资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持股33%,北京熙诚资本控股有限公司持股16%。

“通常情况下,这种‘外资控股+本土国资参股’的架构,既符合外资券商在华展业的监管导向,也能借助本土国资的资源优势,帮助公司更快适配国内市场环境。”有业内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不过,从最新披露的经营数据来看,大和证券(中国)与渣打证券类似,仍未摆脱新设券商‘高投入、低回报’的初期困境。”

根据2024年年报,大和证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726.10万元,较2023年的6504.56万元同比下滑27.34%,核心业务营收规模出现收缩;盈利端压力更为明显,2024年亏损扩大至1.35亿元,较2023年的4857.55万元亏损额扩大178%。

对于亏损加剧的原因,上述业内人士认为符合券商行业“长周期培育”的特性。“通常来讲,新设券商在展业初期需承担场地租赁、系统建设、人员薪酬、合规风控等高额固定成本,而客户积累、业务规模提升需经历较长周期,短期内难以形成盈利闭环。多家外资券商如渣打证券、星展证券等在展业首年也均出现类似亏损情况,随着业务逐步铺开与规模效应显现,盈利状况有望逐步改善。”

他表示,外资券业的业绩差距将长期存在,“新设券商不要盲目模仿头部机构的‘全牌照布局’,而应聚焦细分领域。例如城堡证券2025年引入兴业证券原首席信息官李予涛,其主导的鸿蒙原生应用开发和数字化转型经验,直接提升了城堡证券在中国市场的技术落地速度。渣打证券、大和证券2024年的亏损反映出‘大而全’模式的高成本,反而不如像瑞银证券那样深耕高端财富管理,或像高盛专注投行、研究服务等,更容易形成盈利闭环。”

相关分析师进一步补充,“2025年的‘换帅潮’不是偶然,而是外资券业从‘合规展业’向‘规模盈利’转型的必然选择,未来1-2年,本土高管的占比还将持续提升。”

综合来看,截至2024年末,全行业共有16家外资证券公司,其中外资控股12家、外资全资4家。资产规模方面,外资证券公司总资产达507.1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10.2%;经营业绩上,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9.8亿元,同比增长13.7%,并实现净利润4.3亿元,较上年扭亏为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猪猪博客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uqmanmarzuki.com/7280.html

分享给朋友:

“外资券商持续换帅,汇华理财王允来拟任渣打证券CEO” 的相关文章

越秀房产基金拟34.33亿元向关联方出售越秀金融大厦半数权益

越秀房产基金拟34.33亿元向关联方出售越秀金融大厦半数权益

9月8日,越秀房产信托基金(00405.HK)发布公告,披露有关约34.33亿元出售越秀金融大厦50%权益情况。 公告称,于9月8日订立股权转让协议,拟向关联方广州越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出售广州越秀金融大厦50%权益,此后,将余下的50%权益转让予内部重组方(即越秀房产基金的非全资附属公司)。...

日本企业广东行,签约千亿项目

日本企业广东行,签约千亿项目

界面新闻记者 | 张熹珑 广东是国内与日本贸易规模最大的省份,面向日本的贸易持续保持高增长。 6月12日-13日,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日本企业广东行”上,68个项目落地,总金额1166亿元,其中27个项目现场签约,签约金额达1034.64亿元,涵盖汽车、生物医药和健康、低空经济、人工智...

日本企业广东行达成千亿项目合作

日本企业广东行达成千亿项目合作

界面新闻记者 | 张熹珑 广东是国内与日本贸易规模最大的省份,面向日本的贸易持续保持高增长。 6月12日-13日,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日本企业广东行”上,68个项目落地,总金额1166亿元,其中27个项目现场签约,签约金额达1034.64亿元,涵盖汽车、生物医药和健康、低空经济、人工智...

海南提升防汛防风应急响应至Ⅲ级应对台风博罗依

海南提升防汛防风应急响应至Ⅲ级应对台风博罗依

据海南省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消息,根据气象预报,今年第20号台风“博罗依”(强热带风暴级),27日6时中心位于北纬14.2度、东经116.2度,也就是在距离海南省三沙市永兴岛东南方向约505公里的南海东部海域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1级(30米/秒),七级风圈半径300~320公里,十级风圈半径100~...

专访上海半岛酒店董事总经理田志秀,以极致服务诠释城市地标中的半岛式优雅

专访上海半岛酒店董事总经理田志秀,以极致服务诠释城市地标中的半岛式优雅

界面新闻记者 | 张瑶界面新闻编辑 | 严之俊 位于外滩核心地带的上海半岛酒店,自2009年开业以来,以其经典的装饰艺术风格与“半岛式服务”吸引了无数宾客。 近日,上海半岛酒店大堂茶座与中华老字号绿波廊共同推出“大堂茶座x绿波廊”限定早餐菜单。此次合作精选绿波廊餐厅中吉祥八宝辣酱、糖醋排...

香水第一股颖通加码自有品牌建设

香水第一股颖通加码自有品牌建设

界面新闻记者 | 朱咏玲界面新闻编辑 | 楼婍沁 香水集团颖通控股在上市后着力发展自有渠道品牌。 该公司近日在香港发布《2025港澳香氛市场发展趋势白皮书》,该白皮书的核心结论是,如今香氛产业正从“感官愉悦”向“情绪健康核心需求”转型。 颖通控股由此表示,为把握住“情绪健康”的市场...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