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指点迷津 > 正文内容

抗生素第一股盟科药业迎新实控人,巨额定增方案获通过

toodd19小时前指点迷津10

“抗生素第一股”盟科药业(688373.SH)持续多日的控制权之争终于尘埃落定。

盟科药业10月9日晚间发布的公告显示,近期引发市场高度关注的约10.33亿元定增方案获高票通过,交易完成后,南京海鲸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鲸药业)将凭借20%持股成为控股股东,其实控人张现涛将成为盟科药业实控人。这意味着盟科药业上市三年来迎来首位实控人

今年9月22日,盟科药业公告称,为进一步增强公司综合竞争力拟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0.33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公司日常研发与经营投入。

根据公告,本次发行对象为海鲸药业,以现金方式认购本次发行的股票。本次发行的股票数量约为1.64亿股,不超过发行前盟科药业股本总数的百分之三十。本次发行完成后,海鲸药业将持有盟科药业20%股份海鲸药业将成为控股股东,自然人张现涛将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合计控制其72.85%股权。 

不过,自上述定增公告发布后,盟科药业公司第一大股东Genie Pharma、未持股的独立董事赵雅超均对定增议案投出反对票。反对理由是海鲸药业在抗感染领域缺乏直接经营经验,主营业务更多集中于非专利药,该公司业务与盟科药业没有良好的协同效应。

此外,Genie Pharma还提请股东大会新增两项议案,一是罢免该公司创始人及董事长ZHENGYU YUAN(袁征宇)等三人董事职务,二是选举杨宗凡等三人为新任董事。在10月9日晚间发布的公告中,上述几项人事变动均未获得通过。

官网资料显示,盟科药业成立于2007年,于2022年8月上市,被称为国内“抗生素第一股”。作为一家以治疗感染性疾病为核心的生物医药企业,其自主设计和开发了公司首个抗菌药产品——康替唑胺片可用于治疗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引起的感染已在中国获批上市,并有多款抗菌新药处于临床开发阶段

盟科药业提供的数据显示,其首款产品自2021年销售以来,2022-2023年及2023-2024 年产品销售收入年增速分别为88.31%和43.51%,2025年半年度产品销售收入增速同比增长10.26%。

但随着产品销售规模的扩大,盟科药业的产品难以短期内实现进一步爆发式的增长,公司需要通过外部赋能进一步提高商业化效率。盟科药业表示,计划通过本次融资实现产业整合,提高公司销售规模与商业化效率,进一步扩大产品销售规模,尽早实现产品商业化利润。

自2022年上市至今,盟科药业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22-2024年,归母净亏损分别为2.2亿元、4.21亿元、4.41亿元。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亏损收窄至1.39亿元。公司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年底的18.91%升至今年6月底的59.45%

海鲸药业盈利情况目前较好。2022年到2024年,该公司净利润为7769.22万元、5951.83万元和1.04亿元。公司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年底的49.65%降至去年年底的40.48%。

截至10月10日发稿前,盟科药业股价下跌4.48%,报8.74元/股,市值为57.30亿元。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猪猪博客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uqmanmarzuki.com/49535.html

分享给朋友:

“抗生素第一股盟科药业迎新实控人,巨额定增方案获通过” 的相关文章

ST仁东亿元跨界布局AI芯片,高溢价投资背后有哪些风险?

ST仁东亿元跨界布局AI芯片,高溢价投资背后有哪些风险?

界面新闻记者 | 牛其昌 年初刚刚完成重整的*ST仁东(仁东控股,002647.SZ),似乎急需一条“新赛道”支撑资本市场信心。继新设多家算力子公司后,这家第三方支付运营商又将“第二增长曲线”瞄准了当下火热的国产AI芯片领域。 9月24日晚间,*ST仁东发布了一份对外投资公告,基于对国产...

康龙化成实验室事故致两员工死亡,公司总裁被建议扣除四成年薪

康龙化成实验室事故致两员工死亡,公司总裁被建议扣除四成年薪

近日,官方发布的调查报告,披露了知名医药研发外包服务(CRO)企业康龙化成(300759.SZ/03759.HK)一起实验室事故详情。 据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官网发布的事故调查报告显示,今年6月3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河西区泰河路6号的康龙化成(北京)新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生一起亡人事件,造...

岸迈生物拟赴港上市,此前通过对外授权补血近5亿元

岸迈生物拟赴港上市,此前通过对外授权补血近5亿元

界面新闻记者 | 黄华界面新闻编辑 | 谢欣 据港交所6月17日披露,岸迈生物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中信证券和招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官网资料显示,岸迈生物成立于2015年,产品集中在临床阶段,企业创始人为吴辰冰。在自主创业之前,吴辰冰还在华东理工大学担任过讲师,在哈佛医学院从事过免疫学...

长进光子IPO,背靠高校资源但原材料依赖度高,主力产品价格承压

长进光子IPO,背靠高校资源但原材料依赖度高,主力产品价格承压

界面新闻记者 赵阳戈 特种光纤企业武汉长进光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进光子”)提交科创板IPO申请,计划募资额为7.8亿元,引发市场关注。实控人李进延是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于今年5月正式全职加入公司。 长进光子依托高校资源,在特种光纤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然而,公...

强一股份IPO隐忧,客户集中度高企与扩产合理性存疑

强一股份IPO隐忧,客户集中度高企与扩产合理性存疑

界面新闻记者 | 尹靖霏 近日,强一半导体(苏州)股份有限公司冲击科创板IPO迎来新动态,公司披露首轮问询函回复并更新了财务数据。 强一股份凭借2022-2024年营收翻倍、净利润激增超11倍的业绩表现,成为半导体IPO企业中的焦点。然而,在亮眼数据背后,公司却深陷 “客户高度集中且单客...

火焰山见证,华为与广汽启境战略协同再进一步

火焰山见证,华为与广汽启境战略协同再进一步

当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结构性变革。从早期的“价格战”到如今的“价值战”,行业竞争已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 在这一关键转型期,车企与华为的深度合作已不再是偶然,而是成为行业新趋势。从问界到智界,从享界到尊界,华为与汽车品牌的联姻已从简单的"技术赋能"升级为战略级的深度融合。...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