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品味生活 > 正文内容

智元机器人斩获龙旗科技数亿元大单,近千台机器人即将部署

界面新闻记者 | 宋佳楠

10月9日,界面新闻获悉,智元机器人与龙旗科技就工业场景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开展合作,龙旗科技下达数亿元金额的智元精灵G2机器人框架订单。

据智元机器人方面透露,此次合作共将部署近千台机器人,是目前国内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最大订单之一,标志着工业级具身智能切入消费电子精密制造核心场景。

此前据智元机器人合伙人、具身业务部总裁姚卯青介绍,该公司精灵系列下一代机器人本体精灵G2即将在今年三季度发布。相比前代,G2不仅运动精度、场景适配性上进行了升级,还具备原生数采能力。

在和龙旗科技的合作中,智元精灵G2前期重点应用于平板产线,实现具身智能机器人在消费电子组装制造场景批量落地。该机器人将在柔性抓取、多工位协同、产线数据联动等环节发挥AI交互和协同功能,推动产线运营效率提升。智元机器人称,智元精灵G2是凭借灵活复用、快速换型、规模化复制等优势拿下上述订单。

龙旗科技是一家从事智能产品研发设计及生产制造等综合服务的科技企业,总部位于上海,产品涵盖智能手机、AI PC、汽车电子、平板电脑等。

智元机器人预计将全程参与龙旗产线的场景适配:从前期工站布局调研、末端执行器定制,到中期设备安装联调、操作人员培训,再到后期技术维护与算法迭代。

自2023年2月成立以来,智元机器人发展势头迅猛。其联合创始团队囊括全球著名企业核心高管与人工智能顶尖科学家,其中也包括颇受外界关注的前“华为天才少年”彭志辉(“稚晖君”)。

目前,智元机器人已构建“本体+AI”全栈技术,旗下远征、精灵、灵犀三大机器人家族产品,覆盖多种商用场景。今年1月,公司第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正式量产下线。

智元机器人所涉足的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市场已有众多企业纷纷布局。高盛发布的报告预测,到2030年,全球具身智能市场规模有望达1.54万亿美元。另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报告,全球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市场规模2020-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9.5%,预计2025年该市场规模将达21亿元,2029年将进一步增长至152亿元。

尽管市场潜力颇大,但智元机器人也面临诸多挑战。其他竞争对手,如优必选、宇树科技、傅利叶智能等,同样在技术研发、产品优化与市场拓展上发力。考虑到工业客户对机器人稳定性、可靠性、定制化要求极高,智元机器人能否满足客户多元需求、提升差异化优势以获得更多订单值得长期关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猪猪博客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uqmanmarzuki.com/39953.html

分享给朋友:

“智元机器人斩获龙旗科技数亿元大单,近千台机器人即将部署” 的相关文章

香港数字资产上市公司联合会成立,合规与盈利困局能否破局?

香港数字资产上市公司联合会成立,合规与盈利困局能否破局?

界面新闻记者 | 梁宝欣 8月27日,香港数字资产上市公司联合会(HKVALA)正式成立。这标志着香港数字资产行业进入到生态协同的制度化新阶段。 从成立背景来看,香港数字资产上市公司联合会的成立主要受三方面因...

WTI原油期货价格升破65美元关口

WTI原油期货价格升破65美元关口

WTI原油期货向上触及65美元/桶,最新报65.001美元/桶,日内上涨0.93%。布伦特原油涨0.79%,报69.123美元/桶。...

ST仁东跨界AI芯片斥资亿元,高溢价投资风险隐现

ST仁东跨界AI芯片斥资亿元,高溢价投资风险隐现

界面新闻记者 | 牛其昌 年初刚刚完成重整的*ST仁东(仁东控股,002647.SZ),似乎急需一条“新赛道”支撑资本市场信心。继新设多家算力子公司后,这家第三方支付运营商又将“第二增长曲线”瞄准了当下火热的国产AI芯片领域。 9月24日晚间,*ST仁东发布了一份对外投资公告,基于对国产...

台风博罗依加强为台风级 急速逼近海南岛南部海域

台风博罗依加强为台风级 急速逼近海南岛南部海域

据@中国天气 消息,9月27日上午, “博罗依”已加强为台风级,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33米/秒)预计将以每小时30-35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快速移动,强度逐渐增强。...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特斯拉、英特尔涨超4%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特斯拉、英特尔涨超4%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道指涨0.65%,本周累计下跌0.15%;纳指涨0.44%,本周累计下跌0.65%;标普500指数涨0.59%,本周累计下跌0.31%。热门科技股多数上涨,特斯拉、英特尔涨超4%,微软、亚马逊涨幅不足1%,甲骨文跌超2%。金属与采矿、汽车股涨幅居前,世纪铝业涨超7%,泛美白银、...

从新玩具到新入口,AI百镜大战一触即发

从新玩具到新入口,AI百镜大战一触即发

界面新闻记者 | 伍洋宇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 2024年年初的一天,小米AI眼镜负责人李创奇发起了一场不太日常的对话。 他将一份文件拖进小米内部办公软件自己与雷军的聊天窗口,一边打下这样一段文字:“……就...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