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八卦 > 正文内容

双节将至,应急管理部提醒公众,切勿擅自进入未开发区域

toodd4小时前职场八卦1

界面新闻记者 | 张旭

界面新闻编辑 | 刘海川

2025年9月29日,国庆、中秋双节将至,应急管理部举行发布会,介绍假期出行出游安全知识。

应急管理部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申展利指出,根据有关部门分析和预测,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到23.6亿人次,每天约2.95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2%左右,交通运输、餐饮娱乐、宾馆住宿、景区景点等将迎来客流高峰,群众出行出游集中、大型活动集中,安全防范工作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针对网上自媒体或者旅游博主推荐的非正规“网红打卡点”,应急管理部提示,不要私自进入未开发的区域。

对于这类“野景区”,应急管理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城市灾害研究中心副主任朱月琴表示,虽然这类景区人少景美,但从安全风险角度来看,它确实是一个“三无区域”,无人监管,也没有应急预案,更没有应急物资保障。 因此,最近几年也是山地遇险事件的高频发生地,全国多地也出现类似私自进入未开发区域引发安全的事件。

界面新闻注意到,2025年8月16日22时左右,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乌盖苏木东乌盖沟突发山洪致10人死亡,2人失联,1人获救。涉事区域正是一处非正规露营地,处于监管盲区。

时隔不到一个月,某游客无视安全警示擅自进入十三金塔未开发区被西藏官方通报。9月10日,西藏普兰县文化和旅游局发布通报称,近日,个别游客无视安全警示,经多次劝阻仍拒不配合,擅自进入十三金塔未开发区,引发人员被困事件。后续救援工作耗费大量公共资源,对救援人员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事实上,我国多地已明确私自进入未开发区域人员将担责。2023年9月19日,四川省水利厅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未开发开放区域旅游活动管理的通知》称,明确强化引导人员不擅自进入未开发开放区域游览观光,若擅自进入造成破坏、纠纷、伤亡等,个人需承担相应责任。

2025年7月15日,青海海西州文旅联合当地公安局发布《关于禁止非法穿越自然保护区和擅自进入“无人区”的公告》称,各旅游公司等社会团体未经报备批准,不得以探险、穿越、科考等为名,组织旅游团队进入自然保护区。根据“谁发起、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团队安全责任,因非法穿越和擅自进入,对自然生态、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危害的,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严格处罚,直至交由公安机关处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谈及此类事件共性朱月琴表示,一是网上“秘境攻略”泛滥,真真假假,让普通民众无从辨别。二是徒步中多数没有携带专业的设备。三是大部分人对自己的野外能力评估不足。因此,对这种自媒体推荐的“小众秘境”和“网红打卡点”,出发前先问三个问题:谁来监管?遇险谁救援?出事谁担责?

同时民众还要牢记“四要”和“四不要”朱月琴指出,“四要”中的第一个“要”是选择正规景区、开放路线,避免野景区、避免野路线;第二个“要”是佩戴专业的导航设备,头灯、绷带,还有应急救援物资等;第三个“要”是在72小时持续关注当地气象与地质灾害预警,一旦出现橙色预警,立即取消出行;第四个“要”是结伴同行,向亲友报备路线和返程时间。

“四不要”则是不要盲目轻信互联网上传的非专业攻略;其次是不要私自进入未开发的区域;再次不要盲目挑战高难度路线;最后不要在大风、强暴雨等极端天气出行。

若民众在游玩当中遇突发强降雨或山洪、泥石流等,又应如何避险以及自救互救朱月琴表示,民众在保持镇定应急处置的过程中,要提前懂“三个法则”,即:快撤离会求救懂互救

朱月琴指出,如果在游玩过程中看到溪水暴涨、水质变浑或山谷异响,一定要快速撤离。撤离时沿着山沟垂直方向向高处跑,不要顺着沟谷往下跑,也不要在桥梁、陡坡、低洼处逗留。

此外,“会求救”。一旦遇到滞留,尽快报警并发送精准地理位置,报备人数、伤情和环境等关键信息。如果是夜间滞留,尽可能用手机的手电筒或随身携带的发光物体发出信号,等待应急救援。

“还要懂互救。”朱月琴强调,一旦同伴涉险落水,尽可能在岸边用工具施救,千万不要冒水、涉水。工具可以采用“绳索+树枝”在岸边救援。

值得一提的是,民众假期出行前,做好家庭火灾预防也很重要。江苏省无锡市消防救援支队一级指挥长周广连指出,要科学断电,留“必要”通“安全”。对家中的电视机、机顶盒等长时间持续通电的电器设备,以及热水器、空调等大功率电器,务必将插头直接拔下。留下电冰箱以及家庭安防设备的电源,同时也要保证周边通畅,防止散热不畅引发事故。

其次要排查细节,防“小问题”酿“大隐患”。周广连表示,需检查家中的延长线插座是否具有3C标志,检查插座外壳是否存在开裂、发黄,检查电线绝缘护套是否开裂,线芯是否外露等老化情况,家中如有锂电池设备请远离沙发和窗帘。

燃气灶具方面也需民众重点关注。“要做到‘一观二察’。”周广连指出,“一关”就是关闭总阀门,这是最根本最有效地防范措施;“二查”就是检查燃气软管是否老化、龟裂,检查接口是否松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猪猪博客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uqmanmarzuki.com/27072.html

分享给朋友:

“双节将至,应急管理部提醒公众,切勿擅自进入未开发区域” 的相关文章

【专访】滴灌通李小加:为何选择港股上市?|界面新闻

【专访】滴灌通李小加:为何选择港股上市?|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记者 | 张熹珑界面新闻编辑 | 林腾 滴灌通在近期成为资本市场的焦点,其创始人李小加创立的滴灌通国际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滴灌投资”)在6月向港交所递交了IPO招股书。 滴灌投资的上市并非滴灌通集团自...

消失的她原型离婚案庭审顺利,王暖暖等待宣判结果

消失的她原型离婚案庭审顺利,王暖暖等待宣判结果

2025年9月26日,“孕妇泰国坠崖案”当事人、电影《消失的她》原型王暖暖(化名)与俞某冬离婚案在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历经4个小时开庭后,王暖暖对媒体透露,离婚案还没有明确结果,法院将择期宣判。 王暖暖表示,今天庭审过程比预想顺利,整个庭审阶段已经全部结束了,后续不会再开庭审理...

日本企业赴广东签约千亿级合作项目

日本企业赴广东签约千亿级合作项目

界面新闻记者 | 张熹珑 广东是国内与日本贸易规模最大的省份,面向日本的贸易持续保持高增长。 6月12日-13日,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日本企业广东行”上,68个项目落地,总金额1166亿元,其中27个项目现场签约,签约金额达1034.64亿元,涵盖汽车、生物医药和健康、低空经济、人工智...

康龙化成实验室事故致两员工窒息身亡,公司总裁被建议扣除40%年薪

康龙化成实验室事故致两员工窒息身亡,公司总裁被建议扣除40%年薪

近日,官方发布的调查报告,披露了知名医药研发外包服务(CRO)企业康龙化成(300759.SZ/03759.HK)一起实验室事故详情。 据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官网发布的事故调查报告显示,今年6月3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河西区泰河路6号的康龙化成(北京)新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生一起亡人事件,造...

盘中必读|国家能源局最新发声!电力板块应声走高,嘉泽新能涨停

盘中必读|国家能源局最新发声!电力板块应声走高,嘉泽新能涨停

9月26日,电力板块拉升,嘉泽新能(601619)、世茂能源(605028)双双涨停,上海电力(600021)、节能风电(601016)、龙源电力(001289)、银星能源(000862)等跟涨。 【板块涨停个股】 嘉泽新能(601619),涨停价:5.58元/股,市盈率:14.77,总...

香港数字资产上市公司联合会成立,能否破解合规与盈利困局?

香港数字资产上市公司联合会成立,能否破解合规与盈利困局?

界面新闻记者 | 梁宝欣 8月27日,香港数字资产上市公司联合会(HKVALA)正式成立。这标志着香港数字资产行业进入到生态协同的制度化新阶段。 从成立背景来看,香港数字资产上市公司联合会的成立主要受三方面因...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